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
关键词:万县惨案纪念碑 重庆红岩精神 重庆红色教育基地
基地介绍
万县惨案纪念碑建于1986年,坐东北朝西南,占地面积110平方米,碑通高17.1米,呈三菱梭叶形,直刺苍穹,寓意党、军队、人民团结一致,共抗外侮、气冲云天。碑一侧有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字:“万县惨案纪念碑”,另一侧用隶书镌刻碑文。2007年9月,万州区人民政府在万县惨案纪念碑旁建成万县惨案陈列馆。
1926年6月至8月间,英帝国主义舰船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内河航行权,游弋长江,在万县及上下江段屡肇事端,5次浪沉航行木船,致使70余船工及驻万官兵被淹死,近10万银元及大量-支弹药遭受损失。这一系列沉船事件,激起了万县人民强烈愤慨。当时在万县动员军阀杨森易帜支持北伐的朱德、陈毅,积极发动万县各界群众声讨英帝国主义罪行,成立“万县英轮惨毙同胞雪耻会”,同时力促杨森将两艘英国商船扣留于万县码头,要求英方赔偿一切损失。9月5日,英方调来由商船改建的炮舰“嘉禾”号,与军舰“柯克捷夫”号、“威警”号一起,在万县江面意欲劫走被扣商船,守卫商船的中国士兵与劫船英军短兵相接。英舰遂调转舰艇炮口,丧心病狂地朝万县长江两岸炮轰两个多小时,发炮300多发,万县杨家街口、南津街、陈家坝等33处被炮弹击中,造成震惊中外的“万县惨案”,亦称“九五”惨案。
新时代红岩精神培训中心
红岩精神
刚柔相济,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
“出淤泥不染,同流不合污”的政治品格
以诚相待,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
善处逆境,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
精神解析
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,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,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,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:刚柔相济、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;“出淤泥不染,同流不合污”的政治品格;以诚相待、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;善处逆境、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等。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和升华。
红岩精神的实践来源
红岩精神贯穿于南方局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初期,在国统区充满艰难险阻的斗争历程之中。红岩精神的产生,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相连,与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处的特殊环境、所进行的特殊的斗争紧密相关。
学校名称:新时代红岩精神培训中心
固定电话:17746907868
授课地址:重庆市 预约参观